close
一件案例提供參考
1.拿塗佈外牆之塗料來塗佈頂樓地板而且誇大不實,材料為奈米、高科技.....,奇怪專有名詞,未免貼金的太過。
(此案件司空見慣,也常見使用彈性水泥,尤其大樓常以最低金額發包,所以大樓失敗案例如此特別多)
2.防水公司說的天花亂墜,外國月亮比較圓,(此案件是防水負責人專程去日本學回來的、還聽過有人從美國學回來)竟然很多人也相信。
3.推託之詞,從隔壁滲過來(滲的也太誇張,漏的水跟未修之前一樣),
地震造成(小小地震也算,台灣多地震那乾脆就不要修了)
4.避不見面,人去樓空,公司不見了,行動電話接收不到。
5.告消保官有用嗎?只要防水公司有出面,而且表現出很有誠意要解決,
消保官還是會站在防水公司這邊,最終還是要兩方自行解決問題。
最後,好像又回到最初一樣,跟防水公司再耗下去。可能要耗到保固期滿為止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